
那年深秋傍晚,我们的车停在上林寺前坪里,看到红墙黄瓦、飞檐翘角的寺庙掩映于翠柏林中,在红彤彤的晚霞臂弯里静躺着。
拾级而上,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说法堂、方丈室、藏经殿尽入眼帘……从上林寺出来,晚霞褪色,秋风乍起,沿着左边坑坑洼洼的黄土路往上走,只二十几分钟便走到山尖上。坐在草堆上,看高低起伏的群山,听起伏的松涛,闻由远而近的松脂香……夜幕降临,天、地、山、寺被烟雾重重锁住时,我们才下山。
青山依旧在,风景却不同。
有幸重游九郎山,看到的,走过的,听说的山、水、路、石、钟、风等美景,以及精彩的历史故事。让我不得不感叹:六年前那次游九郎山还只是管中窥豹,今天却得以一揽它美妙的湖光山色。
九郎山比岳麓山还高20多米,林区面积达1万多亩,既有经济实用的油茶、杉木等绿意盈盈,也有欣赏价值高的樟树、梓树等古木繁茂。林间栖宿着说不清的鸟,它们时而争相啾鸣,时而飞翔起舞,给这广褒的丛林中增添了无限可能的生机。
九郎山风景区有水域面积210亩,六大水库星罗其间,天蓝蓝、山青青下自然是水蓝蓝。特别是芭蕉冲水库,前面的田地里长年鲜花盛开,如春夏之交的油菜花、桃花,秋冬之交的格?;?,寒冬的油茶花、腊梅花……这是造物者和大冲村村民共同调出来的美。最神奇的是南北山腰各有一处长年不干涸的山泉,清冽甘甜,当地村民称之为“九郎神水”。如果是爬山上来,走累了,用双手掬起喝一口,一定会神清气爽、说不定会“羽化成仙”。
如今的环山公路不再泥泞,不再坑洼,而是色彩夺目、红绿相间的塑胶大道。恰逢大好晴天,秋阳普照大地,我们乘坐观光车轻扬在这山林里的大道上,仰望蓝天,眺望远山……而近处爬山的村民沿着旁边工整的石阶,一梯一梯往上走,时而在修葺一新的凉亭里、长条凳上坐坐,时而在一个一个小型广场上追跑着,时而在路两旁的花丛里拍照留影,汗涔涔却笑盈盈。
站在最高峰的凉亭边,可看到远处的峰脊上有形状各异的奇石裸露在外。远观比近距离接触更能窥到全貌,远眺着这些如龟爬、如兔奔、似狮吼、似虎卧的石头,我们脑洞大开地编造着故事。
山下有座双峰寺,寺内有一座大铁钟,钟响十里有所闻,附近的村民一天又一天地在就这钟声中安排自己的工作。下山途中,我们听到大林寺里的钟声,一两声“咚咚”过后,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
吹“石壁口的风”,据说是九郎山上一种神奇的体验。导游告诉我们:西南山坡,因空气对流而形成了“风呼如汽笛,风拂如浊箫,天籁绝趣”??蠢矗麓卫凑庥瓮?,要选择炎炎夏日,与几个年轻的朋友同行,穿一条长长的白裙子,找到“西南山坡”,让石壁口的风尽情地吹拂,做一回漂浮于山中的仙子。
历史风云际会,岁月无情更替。历经风月的九郎山当然也会留存许许多多斑驳的痕迹。如“上林寺”“洪武寨”这些名称,一听就知道有故事可依。想知道的,还是亲登上山来慢慢听,好好看吧。而山下“槐庭”是旷世女侠秋瑾故居,更值得瞻仰。
亘古不变的九郎山在我前后两次游览,六个春秋相隔的时间里,居然大换了天地。那么又过六年呢?期待着……
责编:周媛
初审:王珈 二审:唐?;?nbsp; 终审:易士强
下载APP
分享到